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犍为县马庙乡:易地扶贫搬迁 开启生活新篇章

2018-12-10 09:00:52    来源:中国发展网    访问:    

“感谢党的好政策,为我们改善生活条件,让我们住上新房子,给我们找致富的路子,增强我们努力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在马庙乡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当地贫困群众搬进了新房子,开启了生活新篇章。

马庙乡地处犍为县城西南20公里,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1051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4户792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54户141人实现了搬出旧瓦房、住进新楼房的心愿。

实行易地扶贫搬迁,要让贫困群众不仅搬得出,还要稳得住,更要能致富。近年来,马庙乡坚持以搬迁群众稳定脱贫为目标,立足当地实际和产业基础,坚持走“三结合”转型发展方式,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促搬迁群众加速增收、稳定脱贫。

感恩教育添动力

为大力激发搬迁群众自主创业致富、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马庙乡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在搬迁群众中积极推行感恩教育活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扶贫先扶志”,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让搬迁群众脱贫,应从改变群众观念抓起,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为此,马庙乡加大感恩教育宣传力度,除了在公路沿线、村组道路、集中安置点等公共场所,通过挂横幅的方式宣传以外,同时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不定期宣传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形成良好的移民搬迁宣传舆论氛围。

“农民夜校就是要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激发贫困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马庙乡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办农民夜校主要提供当地农民群众学习各类知识文化、技能技术等,利用农民夜校、基层夜话等作为载体,开展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向搬迁群众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引导其多做感恩之事、多报感恩之情,让贫困群众知荣耻、懂感恩,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使群众感恩扶贫教育由“过耳”向“入心”深化。

技能培训强本领

“以前在家总觉得没事干,参加培训后,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养了些鸡鸭,生活变得充实了。”

“有了一技之长,不管是出门打工还是在家种养殖,都觉得信心倍增,幸福生活靠自己双手创造,技术傍身,相信我们离致富不远了。”……马庙乡掀起学技能、强本领的热潮,搬迁群众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各自学习对自身有所帮助的技能,以实践到生活中,他们纷纷表示,学到技能后,多了一股干劲儿,今后将积极努力增收致富。

为加强搬迁群众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掌握更多实用技术,马庙乡统筹利用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开展技术培训20余人次;组织乡农技站、林业站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开展技术培训25人次;采取现场培训、逢会必培训的办法,对搬迁群众日常生活技能进行培训。

根据搬迁群众需求,该乡还开办果树嫁接、苗木管护、畜禽养殖等20项课程,聘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讲解,确保每个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就业技能。同时,该乡通过利用马庙本土现有资源,对搬迁群众开展岗前技能培训。

灵活就业促增收

2016年4月,犍为县生态藤椒合作社与马庙乡小村村90余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投入资金的方式,流转了1000余亩山地,在小村村4组、5组成片栽种藤椒。双方约定,合作社除去成本实现赢利后,以农户占60%、合作社占40%的比例进行分红。

“村民土地入股,不投入一分钱,还可以在基地挣钱。”小村村5组村民、藤椒基地管理员刘永说,现在有40多名村民,其中有2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在基地务工,每月有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务工收入。

在就业方面,马庙乡突出“四个一批”,促就业创业,不断增加搬迁群众的收入。“产业带动解决一批”。该乡积极发展产业,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实现搬迁群众26人就业。近年来,该乡通过“养殖业实现短期收益、种殖业实现长期收益”的原则,鼓励群众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稳定贫困户收益,同时依托马庙蓝莓基地、藤椒基地、茶叶基地优先推荐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公益性岗位就业解决一批”。该乡坚持“控制总量、适度开发”的原则,卫生保洁等政府公益性岗位,调剂一定指标,配合有关单位有序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落实就业,实现20余人就业。

“劳务输出解决一批”。该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组建电工、家政、建筑等队伍,推荐到犍为周边地区稳定就业。

“自主创业解决一批”。该乡鼓励从事第三产业等方式,促进群众自主创业,集和村搬迁户费军自主创业柑橘13亩,由就业部门提供为期2年以上10万元以下小额担保贷款。自主创办并以吸纳其他搬迁群众就业为主的微型企业,优先享受扶持政策。(供稿:犍为县发展和改革局)

[责任编辑:陈梦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