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武家窑村坚持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2018-07-16 15:1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访问:    

原标题:甘肃榆中农户“监工”建造搬迁房 享受城市智能化生活

甘肃榆中农户“监工”建造搬迁房享受城市智能化生活

7月中旬,兰州市榆中县韦营乡武家窑村新建的安置点房屋建设接近尾声,将解决16户农户的住房问题。图为航拍新建的住房。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7月16日电 (杨娜 高展)7月中旬,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让兰州市榆中县韦营乡武家窑村村民彭万权得了空闲,抓紧购买家具等用品。村里集中安置点的住房建设接近尾声,在工地打工的彭万权想和大家一起,在预计时间搬进新家。

武家窑村通过“分期付款、以工代投”的方式解决农户自筹搬迁资金能力弱的问题。新建安置点农户的自筹资金采取分两次付清的方式,搬迁户家庭劳动力在安置点务工,还可以以工代酬。

从工地开始动工到现在,彭万权一直在此打工。看着自己的房子一天天建成,彭万权清楚每一根钢筋的型号,了解每一块砖瓦的质量。“农户可以打工代替自筹资金,也是一种监督的形式。”武家窑村党支部书记徐友凡说道。

因山大沟深、十年九旱,韦营乡和榆中县其他位于北部山区的乡镇一样,处于深度贫困的状态。据韦营乡党委书记石维向介绍,2014年和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达545户,截至现在,还有78户未脱贫户。

除了加强基础设施改造之外,韦营乡加大对贫困户的住房改造。2018年全乡共建4个集中安置点,搬迁住在山上沟底等偏远地区的农户。解决了住房问题,可以为贫困户就近打工就业提供交通便利,推进脱贫。

彭万权一家8口人从前挤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因为交通闭塞,儿子们外出打工和孙子上学都极为不便。搬迁至安置点后,大儿子一家可以享受较为便利的条件,他也能开始着手为二儿子翻新老房子,逐步改变落后的居住环境。

图为新建的住房,除了便利的水电之外,此次还安装了智能化的电热地暖设备。 杨娜 摄

图为新建的住房,除了便利的水电之外,此次还安装了智能化的电热地暖设备。 杨娜 摄

“以后回家之前都可以用手机打开暖气,回来屋子里都是热乎的。”便利的用水用电条件,以及智能化的电供暖设备,让彭万权等其他祖辈生活在山里的农民也能享受城里人的智能化生活。他13岁的孙子每个周末都要来新家参观,除了上学更加方便之外,新家便捷的网络设备让他满意至极。

徐友凡认为,高标准的房屋建设,离不开动工之前一次次征求农户的意见。真正地考虑到贫困户的需求,让他们自己决定新家的样子,建成的房屋他们住着才舒服满意。而“以工代酬”的形式,更是可以让房屋的建造完全透明化,农户可以看到用了什么样的材料,房子的质量如何。

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搬迁之后他们可以通过就近打工或者直接在村集体合作社务工获得劳务收入。便利的交通也为他们继续从事农业种植提供了条件。据徐友凡介绍,按照“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武家窑村2018年种植大蒜430亩,其中村集体种植340多亩,农户种植80多亩,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此外,武家窑村坚持“一户一策”,实施易地搬迁20户、危房改造4户、产业扶持8户、劳务技能培训2户、大病患者救助3名、落实12名学生上学补助各项扶贫政策。依托天津宁河区对口帮扶267万元扶持资金,以资金入股县康源农业有限公司年底参与分红的方式,帮助14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4238元。

同时,武家窑村坚持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投资40余万元,新建文化墙1000余米,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群众自力更生公益广告牌80余块。积极引导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完)

[责任编辑:王亚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