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从“面子美”到“里子美”!文明之花扮靓汕尾乡村

2021-09-08 02:40:49    来源:南方网    访问:    

在文化礼堂,村民们看图书绘本、练毛笔字、赏非遗戏曲;在爱心食堂,志愿者们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暖胃又暖心的一日三餐;在百姓舞台,一场场以移风易俗为主旋律的文艺演出为村民们送来欢声笑语,播种下文明的种子……随着文明新风不断吹向汕尾的乡间田野,这些幸福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凝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软实力”。

打造文化“集合体”

“自从卫生死角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古树公园,破旧的老房子改造成文风浓厚的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乱扔垃圾、打牌赌博的村民越来越少了。”说起新望村委顾莲峙村近年来的变化,在外打工多年后返乡的王瑞感慨良多。

白墙黛瓦的村舍掩映于青山绿水间,粉红色的梅花花瓣漫天飞舞……这幅栩栩如生的墙体彩绘使得眼前的建筑格外显眼,它便是王瑞口中的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顾莲峙村村史馆。 南方+ 陈欣欣 拍摄

村史馆内没有华丽的装潢,却陈列着锈迹斑驳的磨盘、锄头、犁耙等旧农具,以及油灯、收音机、戏服等老物件。“这些都是从村民家里收集来的,我们村有400多年历史,‘顾莲峙’的意思是回头看莲花山就与我们村相对而立……”讲起村里的历史,王瑞滔滔不绝,眼神里满是自豪,喜爱书画的他经常在村史馆和工作室免费教村民们书法绘画。

温厝村村史馆。 南方+ 陈欣欣 拍摄

“建村史馆就是为了留住乡愁,让它成为历史专家的研究素材、当地百姓的拼搏见证、各方游客的教育课堂、归乡游子的情感共鸣。”新望村党支部副书记甘振生说。

一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设有图书室、村民活动中心和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这里不但可以举办舞狮、猜灯谜、戏曲等节目,还能开展理论宣讲、红色教育、健康科普等活动,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文艺演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甘振生介绍道。

顾莲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南方+ 陈欣欣 拍摄

从秀丽的自然风光到独特的人文生态,从激荡的革命风云到多彩的民俗风情……走进莲花村委温厝村文化礼堂,图文并茂的展陈让历史的厚重感和民风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在“文明新风”板块,记者看到该村的道德模范和最美家庭。“这是我们规划设计的重点板块,希望用这些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村民向善向美。”莲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乌说。

据了解,汕尾正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村史馆”融合发展,坚持“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力争用两年时间通过“授牌一批、改建一批、规划一批”为104个村庄打造功能类聚科学化、建设要素标准化、活动开展常态化的农村文化“集合体”,筑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地。

焕发文明“新气象”

新房酒、满月酒、高寿酒、丧事酒……曾经的陆丰市博美镇是滥办酒席的“大户”。用村民陈大伯的话来说,自己一年挣5万多元,吃酒席就要花2万多元,最多时一天要吃四五次酒席。

为给村民“减负”、让文明“增值”,博美镇蛟溪村率先推行“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由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大力开展入户宣传,全村310户户主全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

在革除陋习的过程中,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和能人组成文明乡风理事会,给婚丧礼俗定规矩、立标尺,将其写进村规民约,并对超标操办、铺张浪费的现象进行事先劝导,纠正群众攀比心理,减少经济负担,树立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文艺展演。 南方+ 陈欣欣 拍摄

去年以来,汕尾围绕“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去,让社会的文明风尚树起来”的目标,从“禁、控、疏、导”四方面入手,号召党员、公职人员、村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成立文明乡风理事会、设置道德“红黑榜”等多种举措,形成“示范引领、一约四会、两榜评议”的乡风文明建设机制,推动形成“厚养薄葬”“喜事简办”的文明新气象。

有“破”也有“立”。在陈规陋习上“做减法”的同时,汕尾在公益慈善上“做加法”,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向社会募捐到超3000万元,为文明实践打造资金“蓄水池”,扶持爱心食堂、文化礼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礼遇褒奖“草根好人”。

爱心食堂。 南方+ 陈欣欣 拍摄

“这里菜式丰富,过来很方便,一日三餐都有得吃,太幸福了!”家住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水龟寮村的村民薛阿伯连连夸赞。汕尾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农民出一点”的模式推进爱心食堂可持续运营,不但为老年人烹制物美价廉、健康营养的饭菜,还积极提供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精神关怀等公益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爱心食堂23家,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的注入,有望在年底前建成80家。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通讯员】陈建斌


[责任编辑:庞钧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