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权通、郭懿、王子欣)近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遗教于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7月22日至25日来到桂林市雁山镇莫家村和折木镇窑头村的儿童之家开展“邂逅非遗,传承美育”为主题的非遗美育课程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加强文化自信的号召,一方面,实践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教育相结合,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文化宝藏的时代价值,激发了其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光辉。另一方面,在产教融合育人背景下,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培育团队成员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积极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一榫一卯,尽显中国智慧
7月22日上午,实践团队赴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莫家村开展关于三江侗族木构《侗构栋梁》教学活动。学生们用一个个榫卯结构,利用视觉和触觉搭建侗族建筑,体悟空间魅力,旨在创造出更加全面、丰富和令人满意的感官体验,达到“遗教于乐”的最终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将艺术空间感受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在课堂的互动环节中,小莫同学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这个结构这么难,古代的工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这一问题恰好点燃了讨论的热情。团队成员郭懿同学借此机会,向孩子们阐述了古代工匠的伟大精神:“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坚毅品质,才能在无数次失败之后,创造出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奇迹。这不仅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这个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传承并发扬这样的工匠精神,同样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使命和时代重任。”郭懿同学的讲解,不仅解答了孩子们的疑惑,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种子,激励着他们未来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图为实践队成员梁志锐讲解三江侗族风雨桥的榫卯 王子欣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何圆圆辅助学生进行三江侗族风雨桥木构的搭建 王子欣摄
图为学生在认真搭建侗族鼓楼中 王子欣摄
图为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王子欣摄
图为实践队在桂林雁山区莫家村实践教学合影 王子欣摄
竹编如诗,交织中国文化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队赴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开展关于三江非遗竹编《侗迹竹情》的教学活动。
《侗迹竹情》课程基于对竹编技艺考察的基础,实践队在复原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理念融入非遗的创新与设计之中,该课程分为“扇”浅阶段、“船”中阶段和“动物IP形象”深阶段,从“面”到“体”再到“形”,由浅至深,由抽象至具象,打造沉浸式模式,使竹编美育向无尽的远方延伸。
本次课程将侗族竹编非遗元素融入艺术教育的教学新路径,不仅可以了解和传承竹编非遗文化,还可以培养其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其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梁志锐在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儿童之家讲解教学三江侗族竹编 王子欣摄
图为学生沉浸式体验竹编工艺品制作过程 王子欣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学生手持竹编团扇合影 郭懿摄
图为实践队教学学生们的竹编成果 郭懿摄
图为实践队在桂林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实践教学合影 郭懿摄
农民画农,品味中国风情
7月25日下午,实践队怀揣着“三下乡,传承非遗美育”的使命,充满活力再次来到莫家村儿童之家服务中心,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侗族簸箕农民画教学活动,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掀起了一阵艺术的热潮。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孩子们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侗族簸箕农民画呈现在眼前,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侗族簸箕农民画的创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侗族簸箕农民画的魅力,实践队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展示,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惊喜不已,纷纷对实践队的教学工作表示感谢。一位家长激动地说:“以前从来不知道孩子还有这样的艺术天赋,这次活动让他们找到了自信和乐趣。”村民们也对孩子们的作品赞不绝口,他们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也为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贡献积极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唐文彦给孩子们讲解侗族簸箕农民画 郭懿摄
图为实践队员梁志锐给孩子们教学侗族簸箕农民画 郭懿摄
图为学生在认真创作侗族簸箕农民画 郭懿摄
图为部分学生们完成的侗族簸箕农民画作品 郭懿摄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及家长在莫家村儿童之家合影 郭懿摄
邂逅非遗,美育润心。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中华优秀非遗文化得到了有传承创新,又助力了乡村美术教育发展。实践队成员们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得到成长,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建设社会现代化文化事业中去。未来,团队将继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添砖加瓦,为乡村的美育教育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