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非遗只有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流水不腐

2018-04-19 15:14:25    来源:经济日报    访问:    

原标题:从基因到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9日讯(记者 成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推动?当前都面临哪些问题?日前,在由中华世纪坛主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坛上,各路大咖们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应该是基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元素,被现代化、当代化传播,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恢复传统的历史面貌,而且是把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用今天的文化需要继续传播下去。

非遗只有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流水不腐

一提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非遗。非遗保护在我国已经开展15年了,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

针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提出了“非遗的3.0层级概念”。在方李莉看来,第一层级是非遗的梳理、保护和记录;第二层级是确定传承人,通过传承人来传承和保护非遗;第三层级就是让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非遗保护的基础上利用非遗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与进行创新性发展。

方李莉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例,莫言如果没有高密的民俗文化基础,没有从小听到的故事,没有传统资源的发掘,无法创作出魔幻式的现实主义文学,同样,如果没有结合当代的表达形式,民俗还是民俗,也不能得到创新发展。“创造性的转换一定是传统文化加上高科技,或者传统文化加上现代表达。”

在方李莉看来,非遗3.0层级概念是集体创新驱动,不仅让单个的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产生新的创造力,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地域,一个群体进行集体性创新。以景德镇为例,在景德镇集中了12万陶瓷手艺人,但是陶瓷手艺人不一定都是非遗传承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仅是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还有很多艺术家。方李莉认为,手工艺正在复兴,手工艺的复兴不是在一个地方,是在多个地方,而且手艺人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很多当代艺术家、设计师参与其中。此外,很多的绣二代、陶二代,从国外留学回来,由他们继承父母的技艺,对传统进行了新的转换,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一点担忧,传统的东西怎么留存下来?“有两个路可走,第一条路就是记录、保存,因为不记录保存可能瞬间就没了。第二条是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晓东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基因载体。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遵循的根本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如果在传承人手里没有弘扬,非遗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被当代人们所接受,就无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新和传承是二元关系 不可分割互相支撑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看来,文物是文化的DNA,每一个文物都相当于一个文化信息,也相当于一个DNA,不管是材料还是技术和工艺,或是表达形式和功能,都是一种很客观的凝固的DNA。“这些DNA跟人关联起来,跟非遗关联起来,可以讲故事,可以进入到日常生活里面,比如我们有一个DNA片段, DNA片段要复制,要增生,然后才能创造细胞,进入一个活的过程。进入活的过程之前,它是凝固的,所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文化传承创新链条上不同环节。”

让文物活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代表着凝固了上万年的文化基因,怎么与社会生活对接,怎么变成活的基因,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命题,也是现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应该深刻思考的话题。曹兵武认为,文物有历史、科学、艺术的价值,但最重要的是信息,信息相当于DNA本体,对信息进行了挖掘和解释以后才是价值,价值开始跟人发生关系,才有人和社会,才有了文化发展创新的互动过程。

曹兵武认为,无论是可移动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都有很多信息,一定要区别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相当于DNA,DNA可以演化,但不能乱变,乱变可能像癌变一样,文化里面肯定也有癌变,很多创新如果创新不对就像文化癌变一样。保护、传承和创新,这几个关系还是需要我们更深切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文化是我们身份的标识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多样性的文化,答案是肯定。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认为,在今天全球化时代可能面对的一个“历史陷阱”,“我们恰好在以宏观传统文化的方式来丢弃传统文化的内核,我们恰好以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在文化深层根基上抹平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我们强烈向外部展示传统文化绚丽的差异化特征,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价值伦理却更加拘泥于全球同治化。“文化自信流失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使一个民族长远的真正的失去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历史陷阱,一方面我们在突显自己的文化自信,另外一方面可能会长远的丢失文化自信的根基。”

郑茜认为,如果文化繁荣建立在文化神圣性被不断消减的基础之上,发展依然是难以实现的。“如果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只有满天飞舞的文化碎片,我们肯定建不起一座宏伟的当代文化大厦。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住中华传统文化深层的价值内核与精神特质,那么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没有持续性的力量。”

在郑茜看来,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真正要义既需要凭借符号化和市场营销,更根本的是需要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来涵养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和气质,涵养当代的精神和气性,只有把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当中超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全球化时代中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只有让传统文化价值深度植入我们当代的生活生产,中华文明才能亘古坚固。

每个民族都是面临传承和创新之间的两难问题,作为一个只有28万人的土族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的教授祁进玉以土族民族节日和文化活动为例对少数民族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为学习、就业在全球跨洲际之间的流动,在国内跨区域之间流动,少数民族在大城市生活,他们要有归属感,民族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民族节日,每个民族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这些民族节日怎么过?很多民族节日和祭祀相关,在现代化当中如何展演、保存?旅游业与民族节日展演当中,旅游业会不会把民族节日的传统解构,很多原意会不会消失,民族文化会不会面临消失?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员刘晓春来自鄂伦春族,她提出我们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精神的保护。“现在在对民族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主要还是关注于它的物质因素,对这一带的河流以及地质考察,恰恰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因素,所谓精神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百姓、民族精神上的影响,也忽略了考古问题,比如一个水电站的建设,可能把这片土地全部淹没。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在关注物质因素的时候,我们应该回过头来想想资源的开发,对当地人们精神的影响是什么?”

[责任编辑:王佳琦]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