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广州黄埔长岭街道山景城:垃圾分类助力共建共享宜居社区

2021-07-26 20:37:1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环境干净整洁、邻里其乐融融、社区平安有序,”这是长岭街山景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玉君,工作多年来对“宜居”社区的深刻体悟。

2001年-2019年,李玉君在鱼珠街道鱼珠社区先后从事司法、城市管理、民政等工作。长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使她养成了有呼必有应、用心办实事的良好习惯。

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小切口解决大难题

李玉君说,2019年12月山景城社区居委成立。早在5月份,她便开始社区服务。由于是新小区,大多数居民都在装修,小区内泡沫、装修垃圾等随处可见。筹备成立社区居委会之际,如何改变社区环境卫生成为棘手问题。

社区各项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时值全市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撤桶并点,以此为契机,社区将垃圾分类纳入党建任务,攻坚克难,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首先对垃圾桶点配置再提升,其次不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最后实现95%在家分好类,定时到投放点投放,” 李玉君说,对于如何开展垃圾分类,根据实际情况,社区做了大致部署。

根据垃圾分类社区“十二步工作法”,在山景城社区党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山景城社区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模式,成立了由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共同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垃圾分类推进会达12次,听取多方意见。

在此期间,居民对楼下和地下车库的撤桶意见很大。有人反对投放点设置在家附近,还有人认为交了管理费,垃圾分类就该让环卫工人来分。

垃圾分类涉及广大居民思想观念的认同、生活习惯的转变。“统筹推进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达成共识,”李玉君认为,垃圾分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很有指导意义。

为此,社区因地制宜制定了可行性方案。在有序开展投放点优化升级的同时,社区通过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站桶督导等方式,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

为将垃圾分类理念植入人心,街道不断加强业务指导,联合物业公司,在社区内部布设了大量宣传栏、公益广告:单元楼公示栏、电梯内、投放点等,垃圾分类元素随处可见。同时,社区还将垃圾分类信息发布至各栋微信群,在线上做到广而告之。

山景城6号定时投放点

党员先行示范,举手之劳习惯易养成

李玉君说,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党员志愿者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山景城社区住户约4200户,常住人口1.2万余人,社区党支部“双报到”党员169人。在前期氛围营造的基础上,社区组织党员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这支党员志愿力量成为推进垃圾分类的主力军。

社区建有党员服务微信群,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党员们一般都是晚上有空余时间,即使白天工作了一天,收到活动通知后,每次都有20多人踊跃报名。

党员们忙碌在垃圾分类工作第一线:在小区内穿梭,扫楼式入户宣传,助力实现全覆盖;在投放点站桶,帮助和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他们都觉得定时定点站桶督导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虽然每次服务长达2个半小时,但是参与度很高,现场对垃圾分类一袋袋拆开检查,厨余垃圾准确度大幅提升。每天督导结束后,他们还在微信群里汇报各点位情况。

工作初期,经常碰到有居民不理解、不配合,认为很忙没时间分类,甚至质疑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的意义,他们会在微信群积极发声,认真地跟居民讲垃圾分类能有效减少垃圾,改善环境,有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而设置投放点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线上线下同步督导的行动,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居民。“既可以推广垃圾分类,为改善环境做奉献,又可以锻炼自己的党性,”一位党员这样说。

山景城分东、西片区,逛一圈需要半小时左右。由于李玉君就住在社区,虽然工作繁多,但她始终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在上班前与下班后定时巡查,尤其是利用晚上吃完饭下去散步的时间,检查小区垃圾分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办法。

有次在巡查中,她发现收运阿叔直接将各类垃圾混合在一起收运,立马上去跟其交流,发现他并没有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后,第二天便通知主管召集保洁人员开会培训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从此,保洁人员垃圾分类意识有明显提高。

协同管理机制,垃圾分类提质减量

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方积极参与,才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而形成强大合力。物业作为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做好日常管理至关重要。

密切沟通是第一步。李玉君说,为做到厨余垃圾日产日清,社区指导物业增配了1名收运员、1名巡查员及7名站桶督导员,重新调整了收运模式,由原来的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收运,改成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收运。

开始,有居民投诉物业晚上收运垃圾过于密集,影响正常散步。接到投诉后,李玉君会耐心与居民解释,争取他们的理解。

同时,也会经常在群里表扬物业做得好的方面,使收运模式被居民接受。每晚投放工作结束后,物业将清运的厨余垃圾桶数、垃圾中转站卫生清理等情况,及时发送到志愿者微信群,李玉君总是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增加他们的信心。“目前物业做习惯了,而且也在慢慢变好,”李玉君说。

社区建立了“巡查拍照+监控溯源+上门提醒”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天候督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物业、社工、志愿者不定时巡查,发现乱扔垃圾现象,立即拍照,并通过楼栋监控系统第一时间追踪到户,然后由网格内志愿者上门,向居民友情提醒。

这一机制,受到居民普遍认可,社区垃圾落地现象有所改善,居民乱扔垃圾现象减少很多,垃圾分类氛围日渐浓厚。

社区加拿达幼儿园在教学中时常穿插垃圾分类宣传,还组织“小当家”开展调研,现场走访、听取工作人员、居民想法,了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学到很多垃圾分类小知识。

去年,社区举办大型中秋晚会,当时有一个垃圾分类小品节目,表演完后垃圾分类知识竞答,居民反应很热烈。

目前,山景城社区投放准确率不断提升。据统计,厨余垃圾日均量由年初10桶,稳定在目前15桶,实现“精分细分”、“应分尽分”、“提质减量”的目标。

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李玉君说,这是每位居民的义务,也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重要一环。(全媒体记者刘傅云 通讯员于艳芳 廖小玲)

[责任编辑:庞钧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