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秭归县名老中医王功良:精研岐黄 终身为民

2024-04-07 09:35:4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中医专家,深知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在临床上他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积极参与中医药的科研工作,带学生18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几十年如一日,工作不分日夜,服务态度热忱,做到对病人“贵贱用心皆一,贫富使药无别”坚持按病处方,合理用药,诊疗病人达65万多人次,为无数患者挽救生命,消病除痛,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尊敬,病人称他为老百性身边的名老中医,局院领导称他为老黄牛式的名老中医。

他,是一位心怀天下的仁医,针对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医疗卫生体制缺陷,医疗保障不完善和医疗行业管理漏洞等诸多方面,撰写《解“看病难,看病贵”症》与《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的意见与建议,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着力破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

他,年逾古稀,退休后仍不忘初心,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报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成功获得了大学专科文凭。

他,就是湖北省秭归县的名老中医王功良先生。

王医生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生在中医世家,他从医的起点很低。

1949 年,他出生在秭归县沙镇溪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十四岁便成了本村小煤窑里的采煤矿工。

从采煤矿工到中医名家,他华丽转身,以昂扬的姿态和坚毅的精神跨越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追光逐梦,他像青松一样顽强。

王功良出生在穷乡僻壤,贫穷的生存环境和师长的教诲促使他产生瑰丽的梦想:梦想像鸟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下高飞低翔,把优美的歌唱给闪耀的星辰和辽阔的土地。带着梦想行走,五年小学,一年初中,他门门功课出类拔萃。

但是,年幼的他还没有能力挑战极限,非常贫寒的家境迫使他忍痛割爱,放弃学业。

走出学堂,钻进煤窑,漆黑的空间里,暗淡的矿灯下,他心中的梦想依然熠熠生辉,他的梦想更具体了:他想当一位民办教师,教书育人;他想当一名乡村医生,悬壶济世。

煤窑的潮湿阴冷,让他患上了风湿顽症。也正是这种体不能负重、腿不能屈伸的风湿苦痛,让他把最后的职业梦想定位于学医行医。于是,劳动间隙,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医书籍。终于,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他师从著名中医余贤卿先生,十六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定编医生。尔后,因为学习勤奋,工作踏实,为人忠厚,长进突出,受到“湖北中医名师”梅大钊先生的赏识和指点。而立之年,他以优异的统考成绩获得中医师资格,并转为全民制职工,不久晋升为主治医师,并曾担任过卫生所长、乡镇卫生院副院长、工会主席等职,他的梦想也升级了,梦想成为福泽三乡的中医妙手。

但是,他命运多舛,几次遭遇不虞之灾。

1985年,正当他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如日中升的时候他同为医生的夫人在出诊途中因车祸罹难。十多年里,他和夫人相敬如宾,分担寒潮、雷霆和风雨,共享阳光、云霞和虹霓,夫人的溘然离世,让他的心灵遭受剧烈创伤。但是,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化悲痛为力量,仍然坚持勤奋努力地工作,并精心养育一双女儿。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2002年,在县三中工作的小女儿又遭遇车祸。小女儿大学毕业,青春如花,聪慧美丽,恭谨孝顺,是他心血的结晶,更是他的掌上明珠。顷刻间,明珠破碎,二十多年的心血泼进黄土,他顿觉天崩地裂,万箭穿心。安葬完小女儿,他精神恍惚地回家,刚下车,发现有病人正在等候他。于是,他含着悲泪,及时为患者诊治疾病。女儿去世,他也曾痛不欲生,但为了他钟爱的事业,为了他未尽的义务,为了拯救更多活着的患者,他只能以豁达的心胸看待人生,潜心行医,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在人生的重大变故面前,在追光逐梦的生命旅途;他就像泰山顶上的青松,枝如铁,干如铜,挺然屹立,倔强峥嵘。

爱岗敬业,他像黄牛一样勤恳

王功良从小在农村生活,放过牛,用过牛,对牛充满敬意。“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短,不待扬鞭自奋蹄。”五十多年的行医生涯,王医生就像一头忠实勤恳的黄牛,爱岗敬业,竭忠尽智。

在他的意念里,选择犁铧就是耕耘播种,选择甲胃就要戎马倥偬。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就要心无旁骛,终身奉献。

他只上过六年学,文化基础薄弱,但他明白高屋建瓴、厚积薄发的道理,明白良医救命、庸医杀人的真谛,锲而不舍地学习中医理论,力争博闻强识。他不仅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反复温习《皇帝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而且还乐此不疲地学习中医创新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贮备和信息仓库。他也深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注重寻找和把握一切临床实践的机会,认真细致地运用四诊八纲详察病情,辩证施治。在临床诊治中,他尊重传统而不泥于传统,大胆探索创新,收到了良好的诊疗效果。

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探索精神,使他的中医诊疗渐臻佳境。五十多年里,他接诊的病人多达 60 万人次,有不少县外省外的患者也慕名前来接受他的诊治。

为了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他既门诊也出诊,门诊来者不拒,热情满腔,出诊远近必赴,风雨无阻。因为德艺双馨,他的门诊处常常门庭若市,应接不暇,于是他只有省去节假日,坚持一年 365 天天天上班。

为了传承中医事业,他诲人不倦,耳提面命,先后传带学徒18人,这些学徒全都迅速成熟,成为发展山区中医事业的骨干力量。

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已经从医院退休的他退而不休,在秭归县城开办了新华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短短15年时间,共接诊病人30万人次。

因为医德高尚,服务热忱,也因为医技精湛,妙手回春,王功良成为蜚声峡江的中医名家,成为全国中医界冉冉升起的明星。百姓称赞他为再世华佗,县卫生局的领导称赞他是老黄牛式的中医名师。

曾先后 37次被市、县、镇、及本单位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出任中华医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中医药名医绝技秘方藏典》的编委。曾七次参加全国中医学术交流会议,并且荣登大雅之堂:先后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和钓鱼台作中医学术报告。被授予“中医名师”、“中医大师”的光荣称号,被誉为“老百姓身边的中医专家”,并被聘为“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名医绝技秘方藏典编委会专家委员”、“中国民族卫生“中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品牌网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理事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先后在国家级发表和交流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论癌症化疗与母病补子治咳嗽》、《舒肝溃坚汤治肿瘤》、《通因通用治崩漏》等论文在业界影响较大。而今他又是共产党员经营户、十星级文明诚信个体户、宜昌市老科协再做贡献的先进个人。

救死扶伤,他像春风一样温暖

他当年身患严重风湿,虽年纪轻轻,但上下台阶只能坐地而行,所以他对病人的苦难有切肤之痛。他又亲耳听到重伤者的呻吟和呼喊,亲眼看到大病者绝望的表情和垂死的挣扎,所以他对病人充满同情。正因为这样,五十多年来,救死扶伤是他不改的初心,医者仁心是他一贯的操守,他敬畏生命,推已及急病人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带给病人以春风般的温暖,在他看来,病人不仅是病人,更是医生的上帝。为上帝服务,人,他态度热情,举止谦恭,表情慈善,言语亲切,深受患者的敬重。

在他看来,在人格上,所有病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他谨记古人对医生的训诫,贵贱用心皆一,贫富使药无别。

在他看来,患病者必有心理压力,尤其是那些重症患者,焦躁,忧虑,恐惧,甚至绝望,各种负面情绪交相杂陈,所以医生对于病人,必须七分医病,三分医心,医心的技巧是体贴、安慰和鼓励。医生医心,患者自信。几十年来,在他的精心治疗和悉心呵护下,有千余多位癌症患者健康生存,有100多位不孕妇女顺利生育,有1000多位腰椎病、颈椎病、骨质增生病患者恢复劳动能力,有600多位痛风病人摆脱疼痛的折磨,有700多位糖尿病人恢复正常。

在他看来,医生不是生意人,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唯利是图。办私人诊所15年,对所有患者免收挂号费和病历费,为患者节省开支88万元。对所有患者,一律视病用药,能用一元的药可以治好的病,绝不用两元的药。对贫困人群、高龄人群和残疾人群免费治疗 300多人次。

几十年来,他牢记自己的行医准则,做良心医生,开良心处方,收良心费用,在人民群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攻坚克难,他像翠竹一样执着。

在王医生的意识里,生也无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而研究亦无止境。数十年来,为了用中医攻克顽症,他就像郑板桥诗歌中描绘的翠竹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

他认为,妇女不孕症小则关系到婚姻和家庭,大则关系到社会与民族,因此,多年来,他把治疗不孕症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实验。他阅读相关典籍,分析不孕病理,寻找关键症结,既学习借鉴又独立思考,既古为今用又革新创造,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琢磨,终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即用走太阳引经之药结合补肾、调充任、暖官、启宫、种玉之药,综合治疗不孕之症。临床实践证明,他的方案对不孕症有着独特的疗效,让一百多位不孕症者喜得王子公主。

他认为,癌症恶魔吞噬生命,损毁家庭,自己作为老中医,研究出用中医治疗癌症的办法责无旁贷。在研究的过程中,他经历过无数次考证,有过无数个困惑,但他顽强执着,从不放弃。他旰食宵衣,利用一切接诊的间隙,终于研究出抗癌十药即益胃消癌丸、温胃癌疽宁、清肺消癌丸、温肺消癌丸、舒肝乳癌灵、通幽溃癌汤、宽肠溃癌丸、固肠消癌丸、暖宫克癌灵和霾疝克癌灵。抗癌十药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一大批被大医院宣布无治的癌症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奇迹般地存活至今。在获得大量临床经验后,他撰写了题为《论癌症化疗与化瘤托癌》的论文,肯定中医治疗癌症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对化疗方法提出大胆的胸臆。这篇论文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交流,赢得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从采煤矿工到中医名家,王功良先生,他把漫长的岁月谱成激昂的旋律,把崎岖的道路走成美丽的诗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医生如今已经年逾古稀,但他依然精神矍铄,壮心不已。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他今后除了继续当好全科中医,还要重点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深入研究《不孕症和癌症》的治疗细节,使已有的治疗方案更加完善和优化;二是再带更多的学徒,让传统中医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传承和发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已经75岁的王功良仍然坚守在医学一线为患者服务。他用苍生大医的崇高谱写人生,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写进生命,用泥土般的朴素滋养情怀。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党员的担当和奉献,看到了一个老中医的仁心仁术和学术追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