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打造区域文化新地标——日照国际博览中心

2023-06-27 16:16:5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日照国际博览中心是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院士领衔,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与日照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型公建项目。项目位于日照市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西侧,已于今年4月8日全面交付运营,是集科技展览、旅游服务、酒店购物、文化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建筑,八二设计有幸与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合作全程参与此项目的设计工作。项目在崔愷院士主导下,由八二设计及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团队通力协作,共同设计完成。

image.png

匠心独运,提升城市形象

由于项目所处日照市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西侧区域的整体定位,设计整体围绕“取之于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将设计师对日照城市的风采文化、城市愿景融入设计方案,摆脱了城市地表建筑巨大显眼、高耸壮观、主宰城市景观的特点。设计的建筑群体整体维持公园景观的特质,将会展中心的主要空间覆盖于景观绿坡之下,减少了会展中心的巨大体量与公园绿地的冲突。旨在更好地符合城市自身特色、文化历史、形态特征及风格,结合自然意象使参观者获取情感意蕴感知。

image.png

设计将文化展厅、大剧院、未来馆在建筑平面形态上和空间形态上都延续了公园绿地的景观特征。设计强调延续绿舟路两侧城市绿地的空间连续性,绿舟路西侧的会展中心呈现出逐渐掀起的绿日照科技文化中心初步设计的形态,将西侧海滨公园的绿地空间延伸至会展中心屋面。

image.png

日照科技馆在设计中引入了“黑洞”和“星空”的概念,把科技馆的建筑主体作为“黑洞”的中心,所有的场地景观及道路都围绕这个中心沿螺旋状放射形布置,暗示了整个场地的“力的源泉”都来自科技馆。场地的景观要素都如同星云一般围绕科技馆布置,并最终导向科技馆的入口空间。建筑呈现方式利用幕墙打造超前科技感,呈现出一个可感知、可体验的城市公园式地标建筑。

多元呈现,绿色低碳建造

“绿色”是一个城市最宝贵的财富,该项目充分考虑到景观与建筑的结合,将建筑景观化作为该区域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建筑群体在靠近青岛路的一侧体现出城市建筑的体量感,在靠近岸线一侧,建筑呈现出绿化坡地的形态,屋顶为亚洲最大的坡屋顶绿色花园。

image.png

景观脉络的整体梳理强调用流线性的步行路径串联各个广场和建筑,强调了科技馆前广场多段路径最终汇聚在会展中心的半月广场,这种螺线型发散的景观径,强化了核心广场的向心性和重要性回归自然是本项目重要的景观主题,设计的手法将更多地融入自然环境,同时提供了多种的亲近自然的步行体系,人的行为活动扩展到整个场地的各个景观绿化角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绿化屋面系统、湿地调蓄系统等功能性景观,将其称为人的休闲、健身、参观、展示空间。各种行为方式多样化组合,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创意性交通路径。

设计助力, 突破技术极限

沿青岛路一侧的城市界面,以月亮广场为核心展开布置,在满足各类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形象依旧悠扬起伏,建筑群的天际线就像有节奏地飘带一样面向城市缓缓展开,富有韵律,建筑层次分明,利用玻璃和反射材质的交互映衬,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会体现出千姿百态的建筑形象。

image.png

为了更好处理建筑重载、大跨、大悬挑和造型复杂等技术特点,八二设计团队选择运用斜柱、钢结构、钢骨梁、劲性柱等结构技术,最终实现悬挑部分高度20米,出挑15米的效果,成为全国最大斜坡种植屋面,把春天种在了建筑上面,正是生态环保设计理念的生动体现。

image.png

为了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效果,中心的外幕墙创新运用从德国进口的镜面铝板,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作为国内最大面积折线错位异形幕墙,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可以将周围的景色映衬在镜面上,与之浑然一体;高反玻璃则与大海呼应,映射出眼前蔚蓝的大海底色,让人对日照滨海城市的特色观之难忘。

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

在地上建筑未设置地下,原地下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部分地上建筑未设置地下室。但是根据场区的地质情况,结构设计时仍需将基础下落至持力层,相关范围做成空腔,造成一定程度的空间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八二设计通过深化将上述空腔区域划入地下室范围。这一设计增加了地下室面积20443.8平方米,增加车位数633个。为后期展览中心大型展览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停车位,为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image.png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