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芝兰谷里啸声远,石柱村中稻浪欢 ——庚子年端午游记

2020-06-27 18:23:0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文/特耳)今年的端午节与往年大不相同,没有了以往的各种吆喝声,无论是入眼的,还是入耳的,还有时下盛行的网络,都无声无息了。往年江边的招魂吟唱,龙舟竞渡的锣鼓喧嚣,今年都被宁静占据了去。这都是源于一场新冠病毒,它几乎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行为习惯。芸芸众生的我,也是难逃魔掌,自然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此想来,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从未知中走过来的。经过了未知也就成了经验,有了经验,就会变得更加地从容了。虽然对于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多少有些隐惧,但去登山,去野外徒步也是不错的放松消遣方式,可以把一直以来的紧张和忙碌,都付之脚下的路,让那些种种都成为过往。

一大家人驱车奔驰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心情舒畅,满是惬意。芝茅公路崭新的路面,除了偶尔还在施工的部分路肩,其他的基本上全部完工,路面的宽度和质量完全按照旅游一级路面修建。滚滚车轮,载着我们飞驰而过月亮花谷,来到了我们今天游玩的第一站—芝兰谷。

说起芝兰谷,在还没完全开发出来之前,我随着秭归户外徒步团队,也曾来过了两次。一次是徒步路过这里,从现在的景区门口处就下山去了,徒步穿越了干溪沟。真正意义上来这里也就是一次,那时候,这里的步行道路,还没有人工俢砌,没有像现在一样路,也就是放山的人走出来的一条小径,有的地方仅有立足之地。两边长满了茅草,你如果一不小心就会被划出来一道道小血口,很疼很疼得感觉,而且还感觉浑身刺痒难耐。除了路边这些搞恶作剧的茅草,你还得提防随时会有一些带刺的荆条会突然拉住你的衣服或者你的眼皮,让你不得不驻足留恋一番。山径没有台阶,纯坡面,有的还是水流冲过的坡路,准确的说是小水沟。你的每一次举手投足都得小心翼翼,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无限风光在险峰,沿途险峰诸多。偶尔抬眼而望,可见远处绝壁之外,最让人心毛骨悚然的就是低头也能看见险峰就在脚下,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不错,就在你的脚下。有的地方你必须手并用才能通过,俯瞰脚下和手下的万丈深渊。整个人战战兢兢,感觉浑身都在发抖。但到得绝壁尽头,至绝顶,此时环顾四周,一众山岚如众星捧月一般,把人托在山峰之巅。只是脚下要么是突兀的山石,要么是丛丛灌木。手还得死死抓住身边顽强的松树或其他灌木丛。记得当时回程的途中,一个同伴因为山径湿滑,路面不平,还摔了一跤,摔得“五体投地”。当时在确定他一切无碍之后,我才开玩笑调侃他说:“第一次来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应该拜一下这里的山神啊”。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当时是真的不容易,不知曾经的芝兰谷是否有所改变。

车子停在了芝兰谷接待中心之后,整理了一下行装,满怀期待以及再见芝兰谷的心情尤其迫切,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节奏。十点左右的阳光,已经算得上辣了,可完全没有影响我们一行人想要一睹换装后的芝兰谷真容的执念。门口除多了几道景区通常都有的过道外,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不过门口没有了值守的人,也受害于新冠病毒吧。入眼的以前的山径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米五米左右宽的步道,两侧的茅草丛和灌木丛都拾掇得干净整齐多了。坡路被错落有致的人造水泥树形台阶替代了。端午时节前后,天气虽然有点点闷热,但满山翠绿的风景,让久居室内的人有了些许心旷神怡的感觉,路边偶尔探出头来的那些不知名的野生蘑菇,给人点点惊喜。也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讨论声,讨论此时是否能发现松菌之类的食用菌,这个想法自然就融进了一双双探寻的目光,那些讨论的不同焦点到后来自然都有了结论。曾经毫无遮拦的山径,如今都淹没在了绿荫之下。走在林间,透过叶间洒下来斑驳阳光,把各式各样树叶的样子投影在了步道上,也投射在了林间地面上,偶尔还清晰可见。

众人时而岭上,时而坡上,时而山坳中,在林荫间鱼贯而过,看到几颗野菜也会迎来阵阵欢呼。队伍也会随之停下来,少不了又继续进行一番讨论,哪怕此刻头顶已经没了树荫的遮挡,太阳毒毒地晒在每个人身上,大家依然乐此不疲,而且还不怕被晒黑了。后面传来的催促声,停步观察讨论的人,才心满意足的起步继续前进了。

清凉的林荫步道,走着走着,一汪清澈的小水潭突兀的映入所有人的眼帘,惹得大家又是一番叽叽喳喳的评论,焦点就是能不能喝,结果也没有谁愿意去喝一口试一试。在一路欢笑里,伴随着一路劲道的脚步声,穿过愈加清爽阴凉的林荫,大家翻了两道岭,来到山坳。抬眼上望,山顶的一座金黄色亭子极其显眼的耸立在山巅之上,把本来有点小小的疲累驱赶得无影无踪。大家情绪昂扬,拽着搭建的扶手,一步紧似一步赶向那座两层楼的亭子。拽着扶手,可眼睛却不敢向下看,有恐高症的人是绝对上不了顶的,因为走在这段步道上,人仿佛悬在空中,特别有点像玄幻电视剧里的悬空陆岛一样。胆小的几个不敢向下看,扭着脑袋颤颤巍巍地爬上了亭子。

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亭子二楼,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无边美景尽收眼底。回望来时的路,一座孤峰赫然耸立。我们竟然是从它脚下走过来的,亭子四周的那一匹匹屏风似峰岚,一座紧挨一座,就像古战场上的排兵布的阵一样,此刻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岚,就是这样的阵仗。曾经徒步走过的干溪沟就在群峰之间蜿蜒扬长而去,极度神秘地消失在眼中。远处的黛色山际线,连接着天际,望断天涯,引人入胜,令人浮想联翩。这时候伸长脖子长啸几声,回音便立刻在山间回荡起来,胸中的万丈豪情也就留在了这奇而绝的山岚之间。一声方落,一声又起,啸声此起彼伏,绵绵不绝。大家引颈长啸不绝于耳,拍照剪影之余,坐下来喝水稍事休息之后。大家心满意足地踏上返程之旅。此时此刻饥饿倒是爬满了心头。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达接待中心,去美美地吃上一顿丰盛的午餐。返程的时候,经过了我曾经徒步路过的一户农家。记得我们徒步的一行人在这里聚过餐,还和几个驴友喝过小酒。这里除了冷清一点外,其他均没有什么变化,房屋还是那几间老旧的土墙屋,门楣黢黑依旧。从室内走出来一个人,细看了一下,这个人在我脑海里完全没有印象。或许她本不是属于这屋,亦或者是她当时根本就不在。寒暄不起来,多少有些许的遗憾。人生本来就是没有返程的旅行,有些人或有些事经过了,就永远再也找不回来。今天的芝兰谷之行,此后或许只能又是一段留存脑海的记忆,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但我想最终会逐渐走向淡忘。忘记要么是给记忆腾出空间,要么就是记忆在缩小空间。我倒是希望记忆的空间能无限大。

时间是个鬼才,它总是在不停改变所有的东西,从来不会去在意任何一个人的意愿,总是把有情变成无情,把无情变成无形。返程之路也是在不断的怀疑中行进着,又是在叽叽喳喳讨论中前进。还好游客接待中心高高的屋顶,有着灯塔般的功效,勾引着我们目不转睛地奔向她。所有的叽叽喳喳的讨论也都最终失去了意义。接待中心的大厅可同时容纳两三百人进餐。这里饭菜很不错,各种各样风味儿都有,能满足不同客人的味蕾。特别是服务员的态度非常好,热情周到为大家服务,近乎让人感动的地步,从她们满脸的笑意中,我们能知道她们的收获,同时也能感受她们希望有人能记住她们,会再想起她们,你一旦想她们了,就有做回头客的机会。

带着些许满足,在接待中心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今天的一日游。最为主要的前行动力是想探一探新柏油路的究竟。同行家人里有几个人从来没有去过石柱村,他们很想看看那里的花桥人家,想看看传说中的冷水米,这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另一个目的。

从芝兰谷出来后,继续在舒心的柏油路上前行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传说中的九畹溪镇石柱村。这里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对从来没有来过的人来说,我完全可以当向导,我来过这里已有数次了。初进石柱村,除了入口不似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处之外,其他的简直是惊人的相似。

驱车在峡谷之间前行三到五分钟,小河上的一座软桥预示着这里开始有了人烟。过了此处,眼前便豁然开朗。小村四面环山,盆地地形,整个盆地方圆仅数里。两条小溪在盆地中央交汇合成一条小河,河水汇聚后欢呼雀跃着穿村而过。小河两旁,土地平旷,梯田随山势分布。村民的屋舍大都依山而建。盆地里的田间小路四通八达,灌溉的水沟纵横交错。

盆地中央有格小丘状的高地,上有一栋土木结构瓦房,屋后是一小片竹林。高地梯田呈缓状台阶式分布,田间茶树俨然,与小树苗和花草相间而生。

圣天观茶厂算是这里一处风格迥异的现代建筑群了。这里有游客接待中心,有停车场,食宿俱全,如果你不满意,你还可以去周边的农家乐品尝地道的农家菜。

以上种种都是石柱曾经留给我的记忆,是她给我的处女秀。此刻带着一大家人我又一次来到这里,村里的路况结构,村容村貌,可看的景点,我基本上都比较清楚。与前几次不一样的是,这次我们是从芝茅公路而来,是从山顶驱车沿着盘山公路顺山而下。来到一处山谷的小型水泥桥处,这里就是石柱村入口处了,两山夹一水。这水就是从石柱村里流出来的。入口在两山之间,距离很近,这两匹山就像是石柱村的两个门神一样,牢牢地把守着进出石柱村的咽喉。此时的两个门神很倦怠,因为中间除了原有的小河之外,又多了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进出石柱村的咽喉,被拓宽了,也变得容易进出了,这俩门神感觉他们被忽视了,失去往日的幽深与威吓,反而变成了迎接的客人礼仪小姐,袅袅款款,仪态万千,别有一番情趣。

石柱村属于少数民族村,位于九畹溪镇的南部。村委会驻地黄土包,距县城75公里,因村边山上曾有一大石柱,故名石柱山。东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何家荒、分水岭交界,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堰坪为邻,西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季家河接壤,北与秭归县九畹溪镇砚窝台村相连。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745户,总人口2174人中有少数民族1200人。石柱村现有茶叶面积2000亩,拥有现代化茶厂1家,年加工名优茶能力150吨;种植冷水大米基地450亩、核桃900亩,年出栏生猪5730头。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620元,农民人平纯收入5350元。2012年、2014年度,先后两次被省民宗委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附近有棺木岩岩棺群、穿心洞等旅游景点,前出十几里就是著名的九畹溪漂流起点。此地民风淳朴,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石柱村的农业景观有三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菜籽花盛开的时节。这个时节你到石柱村来,眼见的是整个盆地一片一片的金黄,片片金黄镶嵌着碧绿,就像一张巨大的金黄色地毯,上面绣着翠绿的丝线,各色农居点缀其上,俨然一副巧夺天工的天然油彩画。在里间拍照,在路边写生,都会是你的最爱。第二大特色就是冷水稻生长的季节。五月间的冷水稻田,一片碧绿,清风吹拂,绿波荡漾,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冷水稻,让人目不暇接,生命也随之躁动起来。十月份左右,冷水稻该成熟了,此时德石柱,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战袍,大地一片金黄。秋风习习,金色的稻浪一波接着一波,绵延数里。第三大特色就是采茶的季节,石柱村的茶叶大都在山腰的梯田间,每逢采茶时节,花桥人家里就会走出三三两两的采茶女,她们手提采茶筐,在一路清脆悦耳的笑声中,嫩绿的茶叶如飞一般就进了筐里,圣天茶厂正张臂以待这些精灵的到来。

在石柱村逗留了三个多小时后,我们踏上了返程路,路途经过了圣天观,九畹溪漂流起点,三峡世家,从九畹溪大桥返回了县城茅坪。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今年的端午节,虽然没有往年的那份热闹,没有了隆重的祭祀屈原的活动,但是龙舟竞渡,挂艾叶,喝雄黄酒我都从未曾忘记过。这些活动已经根植在了脑海,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精神。是楚人心中永远不会释怀的情节,是华夏文明永不能磨灭印记。庚子年的端午一日游,看芝兰谷,过石柱,芝兰,九畹溪。我想,走这条新的柏油路,不仅饱了眼福,也多少满足了一下对先人屈原的一点缅怀之情吧。


[责任编辑:李慧芳]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