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偏好悄然转向中小创:机构密集调研、国家队强势加仓

2018-05-09 11:27:43    来源:天天基金网    访问:    

  机构投资风向正在从主板向中小创转移 小盘绩优股迎来机构密集调研

    随着年报、一季报披露工作落幕,在一季度股票型基金仓位略有下降而混合型基金仓位大幅提升的大背景下,QFII、社保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券商等机构(简称“机构”,下同)两个报告期的持股情况也悉数浮出水面。在今年以来市场对创蓝筹、新兴科技产业的呼声日渐高涨下,公募基金之外的机构投资者也如基金一季度增仓创业板公司一样,由此前集中持仓传统蓝筹开始加大对中小创绩优公司的配置。

  白马蓝筹估值渐趋合理

  我们以沪深300成分股作为传统蓝筹统计标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有221家公司沪深300成分股得到了机构的重仓持有,占沪深300全部标的股比重的73.67%。从机构的增减仓情况看,有85家公司一季度期间被机构增持或新建仓持有,100家公司遭遇了减持,另外还有36家公司机构持仓比重今年一季度末较去年四季度末没有变化,增持公司比重为38.46%。

  目前,在价值投资理念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机构对于增持股份的选择多为业绩成长稳定的公司。如在机构持仓居前的公司中,业绩稳定的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伊利股份、格力电器等大白马蓝筹依然是年度或一季度被机构重仓持有的,只不过这些去年表现非常强势的公司,随着自身股票价格的持续抬升,业绩增速与估值提升速度出现了不同步,如此也导致多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或多或少地被一些机构的进行了调仓。市场人士认为,随着股价的回落,大蓝筹白马股的估值水位已逐步回归,很多公司已具备重新建仓或增仓的价值,如银行股从9倍回归至7倍后,从投资角度看,长期投资价值明显。

  就白马蓝筹股来看,虽然多家公司在一季度被机构进行了调仓行动,但观察发现,期间仍有公司被小幅加仓。如地产龙头公司阳光城,一季度得到3家保险机构和1家社保基金的共同增持,3家保险机构一季度新进入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早在去年四季度即重仓了阳光城的社保一一四组合一季度则再度加仓,持股数量增加了123.54万股。一季度末,机构对阳光城的持股比重由去年四季度末的1.25%上升至5.98%。航空龙头股南方航空,相比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社保一一八组合虽然出现了2085.34万股的减持,但与此同时,澳门金融管理局和人寿保险却相继对其进行了5046.27万股和4039.12万股的建仓,由此机构整体持仓比重也相比去年四季度末提升了1%。观察此类被机构增持的蓝筹股的业绩表现,阳光城虽然一季度净利润仅实现了6.19%的增长,但营收增速却表现喜人,43.02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56%;南方航空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则分别实现10.1%和64.13%的同比增长。

  机构加大中小创蓝筹配置

  因去年的持续大涨,传统白马蓝筹股在今年出现“中场休息”,而此前表现平平的创蓝筹却在市场呼声中日益高涨并获得机构增配。以资讯划分的100只创蓝筹概念股作为统计标的,今年一季度末,有81家公司进入机构重仓名单,其中有33家公司被新建仓或增持,被增仓公司占比达40.74%,高于传统蓝筹股的增持比例。

  整体来看,创蓝筹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多数优异,以目前被机构重仓的81家公司来看,有72家公司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39家增速超过了30%。创蓝筹概念股中,一季度被机构增持比例最高的公司为三钢闽光,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136.91%。从机构对其配置看,从去年四季度即开始重仓的平安证券一季度持股比重虽然没有变化,但国兵晟乾成长2号权益投资集合资金、华润信托瑞华定增对冲基金1号集合资金、丰赢68号集合资金3家私募机构却纷纷对其进行了新建仓,一季度机构对其持股比重相较去年四季度末提升了12.27%。总的来看,在机构重仓且予以增持的公司中,多数公司基本面较为乐观。

  2017年是白马蓝筹股的牛市,上证50指数2017年大涨25.08%,沪深300指数涨幅亦高达21.78%,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了10.67%,市场分化十分明显,白马股如格力电器、伊利股份2017年涨幅逾80%。不过,随着2018年政策风口的偏移,市场资金在转向创蓝筹的同时,也开始撤离部分大白马蓝筹,这直接体现在近期大白马蓝筹持续调整的市场表现中,如伊利股份、老板电器、东阿阿胶等相继出现大幅回调。

  机构增持新兴概念公司

  今年以来,新兴产业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而这也让机构资金的关注度从传统蓝中有所转移。统计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等近期市场热门的概念板块,不少公司在一季度期间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持有。统计显示,上述三大概念囊括的92家公司中,有57家公司在一季度被机构重仓持有,占比61.96%。

  对于新兴概念股的整体持仓,虽然机构持股比重相对白马蓝筹股仍偏低,但如果从机构的增持比重看则相对更高。在57家机构资金重仓的公司中,有26家为一季度机构新建仓或增持公司,占比高达45.61%,明显要高于传统白马蓝筹股和中小创蓝筹股的增持比重。

  芯片概念股中,圣邦股份2018年四季度末还是仅有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1家机构对其重仓持有,2018年一季度末已增至3家,除了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与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也加入了其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与此同时,概念股中的纳思达、兆易创新、长电科技等公司也相继得到了机构较为明显的增持,持股比重相比去年四季度末提升幅度均超过了1%。同样得到机构青睐的还有人工智能概念股劲拓股份、独角兽概念股东方网力,一季度末机构的持股比例较去年四季度末分别提升了7.63%和3.09%。

  小盘绩优股迎来机构密集调研

  随着时间进入5月份,在市场持续调整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继一季度调仓后很可能在二季度中又进行新的调仓,而这从机构最新调研中或可见一些端倪。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截至5月3日,两市共有333家A股公司接待了机构的调研。其中,海康威视、汇川技术、珀莱雅、卫宁健康、华东医药等公司二季度以来更是已经密集接待了超过百家机构的集中调研。以海康威视为例,该公司一直是机构调研的“宠儿”,在机构持仓中,该公司不仅吸引了宝盈基金、摩根大通、腾讯投资、从容投资等众多国内外机构,还收获大华股份、恒生电子、中广核集团、陕西能源集团等公司的关注。据悉,海康威视2017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公司年报看点较多,比如萤石业务的发展状况。2016年,公司首次将创新业务从总营收中拆分出来,将萤石业务单独呈现,该业务全年营收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倍,毛利率达到35%;其他创新业务总营收为5.65亿元,同比增长275.41%。

  和一季度机构持仓从主板向中小创公司转移类似,近期机构调研也明显突出机构对中小创公司的重视度。在目前被机构调研的333家公司中,中小创公司高达253家,占比75.98%。招商证券认为,产业层面而言,当前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前夜,称之为“智联网”为核心的机器革命,将会在未来5到10年内再次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而驱动智联网革命的核心逻辑之一就是“数据变现”,数据变现将带来基础层硬件(集成电路、OLED、服务器)以及应用层(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持续发展。因此,继续看好由政策和产业层面的双轮驱动将带来核心科技类主题自主创新/国产替代(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创新药/OLED/军工等)的持续超额收益。(证券市场红周刊)

  创业板全面回暖 内生增长将主导业绩走向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一扫前两年的颓势,累计上涨4.23%。创业板指今年的涨幅也大幅跑赢上证综指,后者今年累计下跌6.24%。

  根据统计,创业板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为28.74%,超过上证A股13%的增速。创业板业绩增速触底反弹成为今年市场风格向成长倾斜的一大原因。

  天风证券的统计显示,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乐视网、光线传媒、坚瑞沃能)年报和一季报增速分别为7.7%和27.8%,创业板50(剔除光线传媒)为10.4%和27.6%,一季度增速有较大幅度回升。从今年涨幅居前的创业板个股来看,主要为业绩向好的个股。不计2017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今年创业板涨幅最大的个股为建新股份,今年累计涨110.08%。作为热敏材料全产业链龙头,由于主要产品ODB2、间氨基苯酚量价齐升,建新股份一季报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尤其是净利暴增22倍!

  统计同时显示,创业板一季报业绩增长同比翻番的公司多达150家,占比超过两成。其中,新研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比上年同期增长73.88倍。此外,华凯创意、中际旭创、开能环保、建新股份、恒信东方等一季报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倍。

  对于市场一向诟病的创业板“业绩主要由非经常性损益贡献”,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以创业板未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和定增重组的262家公司为样本,计算出2018一季度、2017四季度及三季度的创业板未进行重组公司净利累计同比为31.8%、20.8%、29.9%,而创业板曾进行重组的462家公司为27.7%、-26.2%、2.5%。其表示,虽然未进行重组公司业绩更优,但两类公司的盈利增速正在逐步靠拢,创业板公司已逐步消化外延式并购对业绩的影响。展望未来,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创业板业绩也将主要依靠内生增长。(证券时报)

  近八成私募看好创业板

 今年以来,创业板ETF获得大额净申购,华安创业板50ETF规模扩大了超过19倍,有市场观点认为,创业板目前已经探明了中期底部。私募排排网就此观点对私募机构做了调查,有76.35%的私募认同创业板处于中期底部的观点,占比接近调查人数的八成。

  调查结果显示,76.35%的私募认为,创业板经过三年持续下跌之后,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有21.57%的私募不认同创业板处于中期底部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创业板仅是超跌反弹行情;2.08%的私募持不确定的态度。

  对此,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表示,自己认同创业板已探明中期底部的观点,同时公司也做了相应的投资布局,主要看好大数据、信息安全、国产替代、5G通信等投资机会。马澄认为,创业板经过了三年多的持续下跌,目前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而现在创业板ETF再次获得大额净申购,说明了投资者们对创业板的中期走势抱有信心。

  同时,也有不少私募不认同此观点。磐耀资产总经理辜若飞认为,现在谈论创业板已经见到中期底部为时过早,创业板的大底需要经过反复震荡之后才能慢慢走出来。 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也认为,前期创业板的强力反弹的主要原因是之前跌幅过大,有可能是被套主力的自救行为。罗伟冬表示,目前中小创的风险依然比较高,所以今年并不看好创业板的行情,从目前来看没有太明显的中长线确定性投资机会。(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杜嵩]
绿色出行
鲁冰花
中国网小记者
呵护地球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