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观察与思考】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媒体舆论影响力

2023-08-17 20:22:3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湖南邵阳城市报社社长兼总编 肖兰

摘要: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地市级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其地位和影响也受到了极大冲击。如何提升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是传统媒体必须面临思考创新的问题。文章从创新的角度阐明新时期传统媒体必须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舆论监督  传统媒体  影响力

当前,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地市级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其地位和影响也受到了极大冲击,从曾经的一家独大到现在的偏安一隅,手机取代电视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升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理念,明确职责使命

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首先是媒体管理层的观念要率先转变,政治思想引领要靠前,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面对新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唯我独尊,以党媒党台自居,抵制新媒体的发展,又不能被新媒体的发展吓得手足无措,乱了阵脚;既要承认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又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自信,要有迎风拒浪的底气和措施。一切无所事事或自暴自弃的行为都是失职。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勇气,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只有转观念明职责,才会把责任扛在肩头,把工作握在手头,实现媒体的创新求变,从而产生自觉行动,发挥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新内容,满足受众需求

传统媒体要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彰显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要围绕权威性、服务性、亲和力等关键词,打造核心品牌,不断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忠诚度。在这方面,我们曾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无论是“反映百姓心声,传递政府回音”的《民情通道》专栏,还是电视台与市扶贫办联合举办的扶贫《电视问政》,都是以为民众反映呼声和表达诉求为出发点,目的是为百姓解决一些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此举体现了媒体的服务意识,也提升了媒体的亲和力,真正取得了领导赞赏、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专题报道《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以基层一家医院的生存及改革发展为例,抓住了当前的热点敏感问题,反映了百姓心声,因而获得了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传统媒体要秉承“党媒+政府资源+公共服务”的本质定位,用权威性保证品牌信任度。要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机制,做好舆情研判,防止信息传播出现“梗阻”“断层”“失真”现象。积极策划并设置议题,主动发声,巧妙引导舆论,从“深度”和“精度”上做文章,有针对性地邀请一批权威专家、意见领袖参与有思想内涵和观点深度的评论,为公众释疑解惑,辨别真相。

三、创新传播手段,加强媒体融合发展

在当前传媒业日新月异的新兴时代,传统媒体要与时俱进,因势而谋,趁势而为,顺势而变,适应新形势,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既巩固自身优势,又善于应用现代新兴手段,实现与新媒体在各种形式上的良性互动,资源共享,实现自身全能发展。

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媒体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具有广电元素、报纸元素的爆款产品,形成新媒体效应,在现有新媒体矩阵的基础上,打破各媒体间的门户堡垒,通过设立“中央厨房”,达到一次采集,多元派发,多方利用的效果,真正握指成拳,形成广电品牌,达到立体宣传的良好效果。

四、创新机制,重视人才培养

习总书记强调:“媒体之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

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效益”的理念,重视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培训,鼓励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邵阳广播电视台举办了几次大型专题业务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来邵授课,邵阳城市报也推选了一批业务骨干到外地学习培训。通过一系列人才培训的举措,员工掌握新技能、新知识的水平大幅度提升,每年表彰“十佳记者(编辑)”“岗位明星”,对做出特殊贡献的特殊人才,还实行台长专项奖励。今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各种人才全方位成长,发挥人才效应,真正形成打破身份和资历,以业绩贡献论英雄的良性循环局面,形成人才兴、事业兴的良好景象。

总之,地市级传统媒体提升舆论影响力、引导力,既是党和人民对媒体的要求和希望,也是新闻媒体工作者自身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理念上、内容上、手段上、机制上寻求新路径,谋求新发展,就一定能构建新格局,实现新跨越。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