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迷军

2023-01-05 10:13:00    来源:基层网    访问:    

赵迷军,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2002年被考核认定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任职资格,同年获河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2011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联合颁发“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及“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2017年被聘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高级专家"一级专家,同年被聘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批准建设的“郑州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2018年被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授予“企业工匠”称号。现任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地质局岩土公司总工程师。

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秉承着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理念,在近34年工作中时刻将此理念贯穿到实际技术工作中,一直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并始终如一坚守在工程一线刻苦学习、实践,丰富的工作经历将他锻炼成长为技术骨干及学术带头人。他推动了岩土公司整体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不管是作为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者到后来作为技术管理者,都能较好地认真履行好本职工作,善于学习先进技术理论,善于尝试先进技术应用与实践。特别是1994年以后任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以来,能正确把握本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制定了向全国先进的一流岩土公司看齐和学习的技术发展目标,踏实做好每项技术工作,制定出一系列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方面的管理规定与实施细则,注重公司自身技术积累与再开发提高,同时也注重了公司不断发展的技术积淀与传承研究,为新的技术骨干成长提供了快速培养通道,由此推动了整个院的技术进步与发展,确立在行业中的先进地位。近十几年来我院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各种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勘察一等奖8项、省部级勘察二、三等奖及创新奖20余项。作为本人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勘察设计行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迷军个人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首先热爱并珍惜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为之而奋斗终身理想。能认真钻研和学习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并在实际工作应用实践。1987~1988年与省农科院合作,在水文地质凿井洗井方面首先开展试验“二氧化碳压酸井喷洗井法”,并获得成功;在郑州地区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中,1995年首次提出“大幅度提高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并在省豫剧二团、三团家属楼工程得到应用;2001年在郑州液化气储罐厂搬迁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中,首次将无砂混凝土小桩处理引伸作为复合地基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创新性地将深层搅拌桩作为成孔机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其他勘察或施工项目中,对较大或特殊工程项目均要求按创优工程去实施,寻找与提炼项目内在技术创新点,增加项目的技术内涵,进而提高整个项目技术质量水平。参加工作以来,自己主持或者主要参与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评估、勘察、施工、设计等有近千项工程,获得国家或者省、部级优秀工程有15项,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篇,刊登在公开发表的相关专业杂志论文六篇。

他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服务社会:随着工勘院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化勘品牌”在社会及行业认知度不断提升,本人也从中受益匪浅,先后获得在相关技术领域或者行业兼职,经常主持或参与社会重大施工技术难题的咨询与研讨,利用自己技术和经验的优势服务社会。同时作为专家多次参加省、市及行业优秀工程评选工作。另外作为主编单位的主编之一参与了《河南省建筑地基勘察技术规范》及《河南省建筑基坑设计规范》两本规范的编写工作,现处编写的初稿阶段;另外作为主编之一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化工行业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检查与评定标准》的编写工作,现处于审查稿阶段。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之一的住房、交通等条件不断发展改善方面的工作,在本行业默默奉献34年,先后主持项目3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一项,全国优秀勘察设计行业一、二等奖四项,省部级奖二十余项,特别是2011年被授予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地基处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地区城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6年院派他去河南省农科院和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学习物探方法寻找地下水(包括地下热水)技术,在接近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工作,较好地掌握了此项技术,在很多贫水山区找到甘甜的地下水。

1997年,三门峡槐扒黄河提水工程四级泵站站址滑坡勘察项目,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它是国家85计划重点工程义马煤气化工程的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他刚刚骨折还在拄着双拐,为了确保项目的平稳顺利开展,他依然上了山,山高坡陡随时都有再摔倒的危险,但他全不在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毅然向前。历经一个多月战烈日、斗酷暑,同志们团结协作、科学勘察、缜密研究,最终找到了古滑坡的各种证据,每一位“参战”的同志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本工程赢得了2002年国家优秀工程勘察铜质奖。

2008年冬,首次承担郑州地铁一号线一期二标段工程勘察任务,赵迷军作为项目技术负责,项目开展以来,每天深夜都会去工地坚持战斗在一线。冬天的夜晚格外的寒冷,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他们都必须第一时间赶到问题现场,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33年的技术工作经历中,作为单位技术带头人,他主持、审核、审定的各类技术成果达2500余项,其中重大工程项目约近百项,无一出现安全质量事故,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加深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分析力度及可能的地基基础方案的论证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在工作实践中,他还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科工作,注重新技术新方法如何很好地应用于工作中,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创新,2011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特别是在郑州、南宁地铁勘察过程中,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铁项目设计特点,从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及技术提高三方面考虑提出了多项技术创新研究课题项目,其中南宁市地铁一号线地下水腐蚀性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避免了地下水的腐蚀性对地铁主体结构使用耐久性的影响。此外,他发起的郑州地铁三个科技创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目标是建立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岩土工程标准系统、数字化决策管理系统及特殊岩土参数的优化取值标准。2017年12月5日上级主管单位正式颁发“郑州市轨迹轨道交通岩土工程技术研究团队”成立的奖牌,任命赵迷军同志作为团队建设带头人,团队的成立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高的发挥平台。

他比较擅长在技术实践中做总结,先后编写论文20余篇;作为主编之一主编了《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规范》及《河南省建筑基坑技术规范》,参编了省或行业规范5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技术上依靠自己平时刻苦钻研学习积累的知识财富及勇于实践得到宝贵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生活上依靠诚心、互助的人格感染帮助他人。同时积极倡导学术民主,经常组织学习、讨论或争论有重大工程意义技术问题,通过这种活动能够较好的统一认识及看法,凝聚了技术团队的战斗力,团结了年长的技术骨干,激发了年轻人的学习热情,逐渐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的良好的技术进步氛围,不断增强整个技术团队意识。


[责任编辑:张青]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