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江科大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不负青春韶华

2023-08-25 09:56:0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深入贯彻“三农”工作,并深刻领悟为什么和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同心振乡不负韶华”队于2023年6月26日至6月30日在张家港的农联村、永联村和福前村,以了解乡村基础建设、美化乡村环境、实施教育关爱、致力环保宣传和传承非遗文化等多元化主题引领,开展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 “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队采用实地考察、宣传政策、义教活动等方式联系实际,在酷热的暑假,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并在服务农村的实践中拓展自身素质,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传播乡村文化。

深入了解乡村基础建设,推动乡村多元化新发展

6月26日,“同心振乡不负韶华”实践小队来到张家港市杨舍镇农联村,在村委精神文明办工作人员屠兰芳的接待下,首先参观了农联“记忆”馆。屠老师一边引导一边向队员们讲述农联村作为全国文明村、苏州市村级经济发展标兵村一路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农联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虽不算是主要产业,但农耕文化馆以蜡像的形式再现了旧时的生活情景,还原了江南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不失为乡村振兴靓丽的风景线。队员们进入馆内二层参观时,不约而同在一本巨大的“书”前驻足,从“书”上看到:经过数年的发展,农联村的福利政策已经相当完善,在这里,贫有所扶,学有所奖,老有所养,村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通过对农联村过往历史沿革和现阶段发展目标的深入调查,队员们看到了农联村的发展潜力,纷纷表示愿意积极为农联村做宣传,推广农联村,携手共助农联村多元化新发展。

实施教育关爱,助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在农联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队员们面向农联村的少年儿童开展“倡导节约用餐,感悟农业魅力”为主题的现代化农业科普讲堂和垃圾分类知识讲堂。在农业讲堂上,队员利用PPT动画形象地向小朋友展示各种作物的生长、成熟过程,简单介绍了中国农产品的熟制和分布以及各地的一些代表性农产品,着重介绍了农业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演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新型的农业机器人,旨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一颗科技兴农的种子。在垃圾分类讲堂上,队员带领小朋友分析了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明确了各种垃圾之间的区别,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原则,希望以此来培养孩子们建立主人翁意识,争做生态文明小卫士和垃圾分类小达人,并由此引领带动父母和身边的人,共同落实垃圾分类行动新要求。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加深对其的授课印象,队员们在课堂中专门设置了多个互动小游戏和有奖竞答环节。农联村的小朋友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得到了队员们预先准备的糖果奖励,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许多有关勤俭节约、农业发展和垃圾分类的知识,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是物质上的丰富所不能与之相比的。特别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小朋友在回答对了颇有难度的细节问题后,笑着婉拒了队员的糖果,她说:“我就是希望回答问题来学些知识的,其他的都不重要的。”看到小朋友对知识发自真心的热爱,队员们纷纷为她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幕是小朋友们在猜传统农业工具的时候,对耒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互相讨论着如何使用它,课堂氛围轻松又愉快,而队员公布正确答案后孩子们露出满意的笑容的样子也至今令队员们难忘,这大概就是知识的魅力所在。迟疑却又高高举起的稚嫩小手、观看除草机器人工作动画时目不转睛的眼神还有那答对题时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队员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那一刻,队员们仿佛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未来之光,深刻意识到从小厚植爱农情怀和环保理念十分必要,继而更加愿意攥紧接力好手中这一棒,助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和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拖炉饼”技艺

6月27日,实践小队从屠老师那里了解到,农联村有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培龙师傅,在乘航菜场有一家专注于做拖炉饼的百年老店。拖炉饼作为杨舍、塘桥两地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队员与唐师傅面对面交流传承故事,品尝过拖炉饼后又跟着唐师傅学习如何制作,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唐师傅制作的拖炉饼,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而唐师傅也向实践成员表达了希望延续非遗文化的殷切希望。于是队员们拍摄了一些唐师傅制作拖炉饼过程的视频,作为后期通过新媒体方式宣传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材,使大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国人文化自信,进而鼓励更多群体参与到技艺传承中来,向世界展示中华魅力。非遗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而“传承”看似是个宏大的命题,但确需一个个人、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跬步才能至千里。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宣讲居民政策,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随后,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来到农联村老年过渡房,将国家相关医疗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向老人普及并进行耐心解读,切实关心空巢老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将国家对老年人的关爱落到实处,把尊老、爱老、助老的孝敬文化发扬光大。同时,队员还向老人宣扬健康生活管理方式,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难题解决方案,强调了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对老人进行了一些饮食和运动指导。队员们深信,合理的膳食搭配,适量的运动锻炼,加上丰富的文娱生活,是老年人健康幸福的法宝。在科普的尾声,队员们又用模拟垃圾箱带领老人学习垃圾分类原则,并以传单形式宣传“绿色环保”观念。最后,队员把印有关于老年人健康注意点的问卷分发下去,老人们在队员的一一帮助下,完成了调查问卷的勾选。结束农联村这一行程后,队员们感受到在乡村中普及国家政策和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任重道远,但“不怕慢,就怕站”,队员们表示愿意用饱满的爱情和热心持续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丰富欢乐的活动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灵,也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对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大有裨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美化乡村环境

实践队伍在农联村好人公园及其周边进行道路垃圾清洁,并将印有严禁“秸秆焚烧”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单分发下去,使村里居民了解到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减少废弃污染,提升“变废为宝”再利用。队员们鼓励他们将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持续贯彻在生活中,推进生态文明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共建美丽环保、文明和谐的乡村社区。

感悟数字化乡村“致富曲”,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6月28日,“同心振乡不负韶华”队以重农强农和科技兴农的强烈信号作为引领,来到南丰镇永联村。永联小镇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江苏省首批风情小镇建设试点之一,而金手指广场作为永联小镇标志性建筑,展示了永联人的团结拼搏和永联村光辉灿烂的未来。在引导员魏黎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永联展示馆,里面展示了永联村的村史及建设历程,4D技术再现永联辉煌,而绘声绘色的影片使队员了解到,如今的永联村成为享誉全国“苏州第一经济强区”离不开老书记吴栋材的带领。在永联爱心互助街上,队员们看到5G技术深入居民家中,足不出户享受院线电影已不足为奇,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健身房、免费理发室、盲人按摩室应有尽有,医疗保障一应俱全。永联小镇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路上,做到了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建立了现代乡村旅游综合体,涵盖了多个景点。随后,小组成员和当地村民交流,询问他们对于永联村变化的真实感受和对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昔日的最小、最穷村,今日的“全国文明村”,队员们在感慨永联村传奇发展历程和数字化领域覆盖之全面的同时,对乡村振兴之路上的“永联精神”有了更深的领悟,愿意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加快更多乡村的“数字化”进程。

深挖科技兴农“创新路”,带动当地米业和葡萄种植业发展

6月29日,“同心振乡不负韶华”队来到永联米业有限公司,这里是“天天鲜”、“永联菜篮”、“永联大米”等一批永联自主农业品牌的创造地。队员们采访了永联米业负责人陈银岳,陈总和队员们介绍农业与计算机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及如何运用“稻鸭共作”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达到生产有机大米和绿色鸭肉的目的。队员们了解到,多年来,公司大力推行种植养殖基地化。在永联米业生产基地,有3000亩的粮食基地,公司主要开展农业种养殖、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商贸物流、培训服务、景区运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业务。在这里,农业实现半自动化,陈总带领队员们来到现代化农机仓库,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等一应俱全,不仅节省了人力,也减少了必要人员的户外劳动时间。紧接着,队员们跟随陈总来到永联米业数字控制台的屏幕前,实时监控和检测田间水土环境,调控智慧农机作业,又来到稻田中,实地观摩了植保无人机养护稻米的过程。

6月30日,“同心振乡不负韶华”队来到位于福前村的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优质葡萄种植基地及优良种苗基地——拥有1200多个葡萄品种资源的张家港神园葡萄种植基地。“神园葡萄”工作人员焦红带领队员们走进大棚,看到其葡萄绿色无公害生产,尽量使用防虫网、黑光灯诱虫等物理措施避免葡萄病虫害;还运用滴灌技术,既精准满足了葡萄用水需求,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队员们和负责人交流后了解到: “神园葡萄”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而如今,数字化赋能神园葡萄产业生态链,开发“神园坛”数字化管理平台后,手机APP也上线运营。新品种在这里的研发得到了更高保障,将会通过更精准的杂交、选育,才得以种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农业科技。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队员们从此次村企调研中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的磅礴力量,纷纷表示未来愿意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添砖加瓦。

“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居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保障农民权益,民主管理,民生和谐的需要;是保护和传承文化,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新技能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青年当有为。而这次小队自发组织的前往农村的调研活动,涉及科技、教育、生态、卫生、文化等多个领域,团队成员学先进村落之经验,行力所能及之实事,为村民生活乃至村企发展均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同心振乡不负韶华”队作为学校的重点团队,在发挥模范引领作用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愿意在时代的召唤声中,既怀揣梦想又踏实肯干,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成就事业华章,相信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就在不远的未来。

作者:武壬月 冯妍婷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辛文]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