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散文】}母校:江潭王氏祠堂中学

2023-06-16 11:11:1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11145800162136548_92.png

王凤宝

我的母校,名叫江潭王氏祠堂中学,这所奇特的学校,以前名气很大,如今名气更大。

洞口县江潭祠堂,是一座王氏祠堂,也是一所中学。

洞口境内宗祠文化昌盛,江潭王氏宗祠一样富有名气,依山傍水,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王氏祠堂是一座由三进正房、二侧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当时两侧都为教学楼,几根大柱子“搭起”一座戏楼,戏楼为学校学生开会、出早操、领导“讲话”的地方;如今,戏楼正式为唱“戏”的地方,听戏的群众搬来小凳、竹椅、或长凳,嗑着瓜子,“剥落剥落”地吃着花生……

古老的祠堂作为学校,那重檐翘角,那长长的青砖,那两三人合抱的大木柱子,那“蹬”一脚“通通响”的大青石板,那墙上画的菩萨,都藏着往事;祠堂内唱的戏,都是“大戏”,俗称“太戏”。譬如“穆桂英挂帅”、“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白脸黑脸红脸,在台上一阵阵“喝哟哟、哈哈哈、哈哈哈”,惊起“浪花数尺”,声音传开几里路,接着“锣鼓”急促地“嘭嘭嘭、嘭嘭嘭”响起,看戏的人们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急急赶来,有的带着“干粮”:有糍粑,有腊菜,有油纸包的“鸡大腿”,一壶“烧酒”,“戏楼”上有时当然也唱唱“刘海砍樵”,“补锅”等花鼓戏,祠堂里会热闹数月。

祠堂里至今有“王公元帅”的威严雕像,两米多高。据查,“王公元帅”名叫王以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任命的当朝元帅。因为王以权元帅为创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游览王公元帅宫时,还挥毫题赠了“湖南第一望”牌匾和远轴参差摩诘画。如今,听闻王公元帅对拜谒他的人“有求必应”,非常神秘。

教我们这一批学生的老师,年纪大的多,年轻的少,我们江潭中学44班、45班、46班这一届的学生,在校1985、1986、1987年这三年,大都是农村的,我对于他(她)们的印象都非常深刻的,喊教书的,叫老师,不叫教师,可能太土了,像平时叫惯了姆妈,不习惯叫妈妈一样。

11155861318446718_92.png

最近,我路过县城双龙路老同学王头菊开的“弘毅中医按摩针灸店”,眼亮口快的王头菊喊我,嗓门特响,“老同学,你认得这个人么?”她指着靠近墙边,右手托腮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我心想县城这么多女人,我哪能个个认识?不过,我看着留着“爆炸头发”微笑着的王头菊,眼珠子一转,此人肯定与我“相关”,我仔细看了这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小眼睛小脸,微微翘起的嘴唇,小露白齿的面容,烫得笔直的裤子,我脱口而出:“曾春秀老师!”王头菊拍手直喊:“厉害厉害,猜对了”,曾老师激动地,像小孩子一样拍着双手,站起身,眼含热泪。

的确,令人惊诧的是我1987年初中毕业三十多年了,竟认得这个没教我过的书,当过我三姐王玉莲班主任的女老师!因为,这个曾老师每个星期都到学生家家访两次,她是正儿八经考上的师范生,举止端庄,文明着装,整洁,尤其裤子“烫”得笔直,很有“范”。

我记得她去过我家至少两次。那时我家兄弟姐妹六个,大姐读高中、二姐和三姐都读初中,父亲重男轻女,一年后,马上大哥也要读初中了,家穷供不起,无力负担,三姐就不想读了,曾老师作为班主任,觉得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书非常可惜,两天不见自己的学生来读书,心慌了。一个晚上,曾老师和别的班主任一起“凑配”家访,因为一是当时的农村没通电,冬天下雨,晚上天漆黑;二是一起做“思想工作”轮流来,力量大。那个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灶火”边,烤的烤苕(红薯),“幸”的“幸”(也是烤的意思)糍粑。姆妈在纳鞋底,父亲在抽旱烟,当曾青秀老师和另外两位老师敲门进入我家时,我们一家人都站了起来,感到惊讶、感到亲切。我父亲赶忙搬来一根长凳,请她们坐下,她们说明来意,都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成绩好却不读书,感到可惜。我父亲说出一大堆理由“读不起”书的根本问题,但她们三个轮流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终于打动了我父亲和姆妈的心,答应我三姐继续读书。临走时,曾老师看我穿着单薄的衣服,鼻子“吊着长龙”,大大的眼睛惊奇地看着这位“神秘”漂亮的女老师,她微笑走过来,轻轻地“掐了”我的小脸。快1点半了,夜深了,三个老师才愉快地从村外一条山路上赶回江潭王氏祠堂,赶回学校。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老师!

那时,老师每个星期都要去学生家里“走访”,尤其是贫困学生,读不起“书”的;优秀学生一段时间成绩“落后”后,不计报酬的老师都要“家访”。

曾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姐姐经常对我说她教学严谨、认真、负责,衣着整洁,有样学样,我在军营里,军容严整干事认真,两次立三等功,多次评为优秀士兵,做一个好兵,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到地方后,也是退伍不褪色,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整洁,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为职工群众服务。在地方上获得了“邵阳好人”、“邵阳最美抗疫人”、“湖南文明人”等荣誉称号,受益匪浅。

1118199752664882_92.png

徐特松老师,来中学前是一所小学老师,这所小学名叫庆节小学,我出生在庆节村,读小学也在庆节。当初中老师时,年纪稍大,但他不畏“艰难”自学英语,“ABCD……”天天念、背,又去进修了。每次上英语课,他嘴巴快速地读“ABCD”,学生居然个个能赶上他的速度,每年初三的学生考高中,英语成绩都不错;我就是他的“徒弟”,我考高中时,总成绩529分,不知考几名科,但英语成绩82分,印象很深;当时,同学们都持怀疑态度,因为徐老师不是科班出身,天天叽哩哇啦“壳落壳死”地“自学”,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徐老师自有热情,韧劲足,所教的学生们英语成绩都不错;向亮菊是一个追求时髦的老师,头发烫成一朵“花”,穿着喇叭裤,苹果似的脸,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的老公是江潭乡党委谢书记,很是关心她的生活和她的教学工作。向老师当时是个“杂家”,教语文、教美术、还教音乐,现在,我还仍然记得她教唱的《花纸伞》,“花纸伞、花纸伞,多么美丽多么鲜艳,你打开了我童年的梦幻,把我带到故乡的彼岸,妈妈生我那一天,秋风阵阵雨绵绵,一只空船天遮处,只有那把花纸伞,啊……”

王金石老师,说话幽默,爱笑,教物理。是我的物理课老师,很喜欢我。而物理课,大都觉得生疏,难理解,王金石老师知道这些,比如“质量”,什么是“质量”,大家一头雾水;什么是“密度”?物质的量是“摩尔”……对于我们这一群放牛娃、扯猪草的“妹子卡”来说,的确是上“天书”,思想模糊,不想上课,但王金石老师走路故意打“醉拳”,讲精彩的故事吸引我们学生,慢慢地吸引了我们,提高了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我们学生“深入思考”,让我们去认识“质量”,“触摸”到“重力”,引导学生体察并概括“质量”是地球表面所产生的“沉重感”。上课时,讲到一半,他就要求学生举手提问,内容很多:有不懂的,有哪些地方不懂的,完全不懂的,摸不清方向的。而在班里,他经常是眯眯地要我站起来,回答问题。而我不想上物理课的,甚至不敢上物理课的。我真的是觉得物理课非常“抽象”,越是这样,金石老师越是注意我,越是点我名站起来回答问题,如果回答不好,他会走到我身边用小尺子打我的手板心,久而久之,“逼死”我认真听讲,后来,我成绩好了,还当上了物理课代表。当时,恨死了这个“笑面虎”,如今回想起来,心甜甜的,脸上微笑呢。

王有查老师,一个当过兵曾在军营里锤炼过的男子汉,当过我哥的班主任,当过我的班主任。当我的班主任时,正值壮年,是江潭乡政府所在地的一个村庄的,长得敦实,做事风风火火,每天基本上骑一辆“生锈”的单车(自行车)往返家里和学校,因为家里有田地,天天还要来学校上课,天天几乎是匆匆忙忙的,但教出的学生都不错,许多学生都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我二哥也是他的学生,他曾多次“教导”我二哥,他见我二哥非常聪明,一学就会,一点就懂,长得很有“出息”的样子;但是我二哥有个大毛病,喜欢睡懒觉,一睡就睡到八九点,经常迟到、缺课,见此,王有查老师并没有骂我二哥,而是非常有耐心地和我二哥谈心,指出:“你天天睡懒觉,舒服三年,后悔一辈子啊!”我二哥悟出了道理,后来,这个坏习惯终于改了,考上了高中,还考上了大学,当上了人民警察。王有查老师的小孩也非常有出息,考上大学在北京工作。

一次,我偷骑他的“风火轮”,结果,把“车龙头”扭了,吓得赶紧溜了。王有查得知后,不但没有责备我,还教我骑自行车的方法,要知道,当时的自行车可是“稀罕物”,搞坏了,害得他天天“百米冲刺”一个月。

11173183444670125_92.png

那时的江潭王氏祠堂,作为学校,不算好,也不算坏。但那时祠堂大厅里那些大木柱子、屋梁,由于年代久了,已经“空心”,屋梁上经常有蛇吃麻雀,那蛇“倏”地一下,就咬住麻雀,吃进肚子里,惹得站在一起的叽叽喳喳的麻雀惊飞起来,又落下,反复数次。我们惊讶着这种“奇观”。

礼堂前一条河流经过,并且在此汇成深水潭。每年涨大水,这里浊水翻滚,祠堂里就传来“轰轰”声,传说祠堂修在一块大青石板上,水流过此地,祠堂底下是个“深潭”,水深十多米,有二三十斤的鱼,有扁担大的蛇,的确,那时,有人经常拿炸药来炸鱼,“彭”地一声,水面上就漂满了一层鱼,白花花的,来垂钓的,搬来小凳子,或一把躲,摆个小桌子,放上一壶茶,悠然地喝着,鱼一上钩,线一抖动,眼睛鼓得“铜铃”大。

一座木制的长长厕所,座落在对面全是坟山的地方,白天还好,晚上自习课铃声一响,数百学生涌向厕所,有时对面坟山上“鬼火”(磷火)忽闪忽闪,非常吓人,好在大家都结伴而行,胆大的还看“惊喜”。

就是这样的一座祠堂,一所中学,我们都快乐地在这里学习、生活,如今,这座祠堂已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片瓦、每根柱子、每块石头,都记载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记载着我们的念想……

我喜欢我的母校,驰名全国的江潭王氏祠堂中学;也喜欢以前的老师,因为他(她)们的心都像蔚蓝的天空,纯净。我敢肯定,我的初中同学和我一样也喜欢母校的老师。

(作者系湖南省洞口县总工会干部)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